跳到主要內容區

校史沿革

ImgDesc
瑞竹國小校史 修改自第八任石校長宏猷 六十周年校慶文
  本校位於俗稱勞水坑區鯉魚頭堡,地處四周環山,丘陵起伏之高地。其中有源於阿里山麓向北縱貫之清水溪,及源於大眉山區經坪頂里界注入清水溪之加走寮溪,因之對外交通甚為不便,如之夏天雨季,山洪暴發美導致道路橋樑之流失,對外交通也隨之常告斷絕,連民食供應也時感困難。
  民國初年,居民人口稀少,重視子女之教育者,不忍將其子女送到十二公里外的林圯埔(竹山)接受教育。當時南投廳長石橋亨頗,為日化台胞,主張一區一校計畫,預定自民國五年度起,設立勞水坑分校,民國四年十月台灣總督府囑荒木藤吉前來勘察,卻因故作罷,俟後地方民眾對於教育事業漸感重要,乃由當時區長廖振秀和林圯埔區長林月汀、羗仔寮(鹿谷)區長林邦光等聯名申請,迨至民國六年始奉准設校,定名為林圯埔公學校勞水坑分校,設校核准之時,居民高興萬分,即捐款七百元購下校地(今瑞竹林業生產合作社址),並著手搭建臨時教室數間,終於民國六年五月十八日正式開始上課故是日為本校最難忘且最值得永久紀念的創校紀念日。
  經四年的慘淡經營,校務得以蒸蒸日上,於民國十年四月二十四日奉准獨立,命名為勞水坑公學校,實施完整的六年制國民基礎教育。由於學生數年年增加,舊日校地無法容納,加上校舍簡陋始有覓地遷校之議。經數年的籌畫,終於民國二十四年三月由居民捐款購地(現址),是年十二月動工興建,翌年六月二十日竣工,即於二十二日遷入新校舍上課,又於民國三十年四月一日因更改學制,該稱勞水坑國民學校。直至民國三十四年台灣光復後,三十六年五月二十二日奉准更名為瑞竹國民學校,學區包括瑞竹、坪頂、鯉南、桶頭等四里。
  但桶頭里因隔有一條清水溪,雨季來臨時,學童上學甚為不便,於民國四十五年八月十四日奉投府教國字第四二一五四號令准予獨立設校(桶頭國小)而脫離本校,民國五十七年,總統蔣公高瞻遠矚,把國民教育延長為九年義務教育,而前六年為國小部分,即更名為瑞竹國民小學。
  自創校至今,歷經六十寒暑,其間人才輩出,大專院校畢業者不計其數,在社會上擔任醫師、律師、推事、議員、議長者亦不乏其人,其他在個人事業上有輝煌成就者也大有人在,諸此除個人努力創業而外,本校對地方教育之功能亦不可歿滅。
本校女子桌球隊更是名揚全國,參加全國性(包括台灣區性)比賽十四次,愈戰愈勇屢戰屢勝,榮獲冠軍九次、亞軍四次、季軍一次的輝煌成績。於六十四年七月一日經省教育廳核定為體育優良學校的最高榮譽。六十三學年度,辦理社會教育推行消除髒亂表現優異,經縣府攷核名列特等,六十四學年度亦列為甲等。六十五學年度推行美化綠化環境工作努力,亦榮膺優等的成績。
  在本校創設伊始,一切簡陋,如今規模稍具,能有今天的成就,乃政府督導有方,地方社會人士熱心協助與歷任校長,師生胼手胝足,共同經營的成果,回顧過去,不勝感激,瞻望未來,艱難坎坷尤待來者繼續努力。
登入成功